[摘要] 创新能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成渝地区亟需通过高新产业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本文立足川渝高新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高新产业带动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成效和不足。并从政策环境改善、创新载体建设、产业布局优化、创新人才引培等方面对促进高技术产业带动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高新产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新词汇,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这个全新概念,对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将“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联,明确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着力于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发展。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不可少。科技创新推动传统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从根本上说,科技创新作用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会选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创新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基于此,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产业的集聚均可以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并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近年来,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都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可以通过高新产业带动当地创新能力提升,从而发展新质生产力。
成渝地区高新产业发展现状
高新产业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在成渝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回顾2023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四川省,高技术企业数量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分别同比增长了15.9%和12.4%。高新产业的营业收入增加了0.1万亿元,尽管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从12.8%降低到4.5%,但总体上仍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了5.4%,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重庆市,高技术企业数量从6348家增加到7565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加了12.7%。同时,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新产业的增加值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为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活力和潜力,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创新意识增强,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四川省2023年的pct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764件,同比增加6.4%。这一数据的增长反映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积极投入和创新意识的提升,推动了创新活动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四川省的商标申请数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增加了2850件。与此同时,重庆市的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同比增长了9.4%。这些数据表明,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企业在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法律保障和市场环境。
技术成果增加,创新质量提升。尽管四川省的专利授权总量略有下降,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却增加了7881件,这表明创新质量在持续提升。同时,技术合同数量和登记额也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的增加和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而重庆市虽然专利授权量仍然下降,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加11.5%,显示出专利质量在逐步提高的趋势。这些数据体现的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创新质量的提升,这将为四川省和重庆市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科创载体建设逐步完善,研发环境持续优化。与2022年相比,四川省保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园区20个的规模不变,但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园区的数量有所增加,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在重庆市,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增加到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也增加到10个,这意味着重庆市持续增加了对研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并得到了更多国家级的支持和认可。这些科创载体的建设和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了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加速。
成渝地区高技术产业仍然存在不足:一是两地高技术园区之间产业重合度较高,未形成良性互动,限制区域内产业的集聚与产业链发展。二是成渝地区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的产业分布,高新产业集中分布在成都和重庆地区,而周边区域高新产业相对落后,产业杂散,人才吸引力不足。
高新产业
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实证分析
笔者通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从人力资源水平、科技财力投入、科技产出和宏观经济环境4个维度选取18个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其权重分别是39%、25.4%、31.5%和4.3%。从科技创新方面来看,投入和产出总共占比达到56.9%,科技创新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另外,人力资源水平对创新能力也极为重要。二级指标的结果显示研发机构数和科技产出占比靠前,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权重最大,达到12.1%,其次就是国内有效专利数、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以及高技术产业企业数,权重均在8.5%以上,同样表明科技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同时,笔者以区位熵的形式测算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之后,再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展示高技术产业的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的创新能力。
第一,高新产业集聚的区域往往会集中大量的科研资源、资金支持和产业配套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资源的集聚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支持,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推动了技术的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第二,政府会针对高新产业集聚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例如税收优惠、科研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高新产业的集聚有利于知识溢出和企业竞争。一方面,集聚效应促进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当一家企业完成技术创新后,地理位置相近的企业更容易学习和模仿这项新技术,随着企业的集聚,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甚至进行联合研发,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的集聚也会促使更加频繁的企业竞争,当地理位置相近的企业新技术不断被学习,所有企业均没有超额收益,而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企业便会增加创新投入研发新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
第四,高技术产业的集中会促进区域的人力资本积累。相比于传统产业,物资资源和普通劳动力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人力资本水平即知识、技术等才是真正决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素。竞争的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动力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要求工人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为了保持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他们会从一般专业化向特殊专业化发展,而更多的高技术人员就促进了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高新产业
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聚焦成渝地区,亟需因地制宜促进当地高技术产业发展并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政府应加快《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规定落实。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灵活的创新发展政策。一是完善激励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科研项目资助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鼓励其增加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二是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为高新企业提供更稳定、安全的创新环境。三是加强政策对接和yb体育app官方下载的服务支持,建立高效的对接平台,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并为其提供精准的政策yb体育app官方下载的服务支持,解决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更多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提供创新的场所和资源支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是设立科技金融平台,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二是建设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加速服务,使其快速成长和壮大,并提供技术转移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集聚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资源,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培育创建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川渝两地应结合自身特点,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产业,并推动产业链互补融合。一方面,应基于两地经济产业挤出和区域优势发展重点产业,避免两地资源竞争阻碍产业发展,例如,四川省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重庆在成品测试方面比较突出,因此可以成都为核心进行集成电路产业分工。重庆作为五大医药基地之一,在中医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方面优势突出,因此应该以重庆为依托壮大医药产业。另一方面,基于两地优势,也需做好产业融合发展。四川着重电子领域、重点关注科技研发和创意。重庆则着重生产制造领域、关注科技成果转化,两者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打造西南地区产业集群。例如,四川将通信、电子设备研发与重庆汽车制造业融合,加快汽车制造高水平发展。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渝地区应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成渝地区从事创新研究和产业发展,提高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引进创新型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通过紧缺选调等方式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引进紧缺的高技术人才,并为人才提供住房、税收优惠、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和福利。二是健全人才培训机制,为人才提供专门的培训服务,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三是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实现地区之间人才制度的互联互通。具体而言,成都和重庆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胜于周边地区,但是其竞争压力较大,生活成本高。因此,成都和重庆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同时,周边地区也应当抓住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当地社保体制,利用待遇和前景吸引人才,加强高技术人才在川渝各区域、各城市之间的流动,推动两地人才自由流动与资源共享。
廖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