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中蜂大山老巢蜜(资料图)
时代发展要求农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引擎,农村、农业、农民一直备受关注。党和国家逐年加大了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但是偏远山区的农业在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农民生活有所保障的前提下依旧没有找到好的发展模式。将区位、经济、资源等劣势转变成有自己特色的新小农经济优势发展模式,是转变山区农村农业发展的可选择路径。
新小农经济时代,不同于以往对小农经济的原始定义。今天的新小农经济,主要是指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传统、生态、有机、精细化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突出本土化,突显本地特色,以生态原味、纯净为主要特点,生产出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小众化农副产品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新小农经济主要以家庭、合作社或者小型农业公司为主要的从业群体。主要销售目标为发达地区,对生活品质有需求的高端消费人群。
需要说明的是,新小农经济不是指农业生产的粗放管理、野蛮生长,而是在更加精细化管理下的精品农作物种养殖生产,是在摒弃了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转变为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目的就是在精心选择原种、无农药、无化学化肥条件下,生产出有原味的农产品。
新小农经济发展模式
新小农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从业者三个群体共同参与。
首先,需要政府的倡导与示范。新小农经济自身特点决定了该产业发展模式属于高时间成本、高人力成本的生产模式,而新小农经济的农村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等基本特点。政府在实行新小农经济示范倡导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小农经济的宣传、示范和对新型农民的培训,通过样板家庭、样板村、样板合作社、样板小农企业等成功模式带动农户、企业或者是合作社通过发掘本村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属于自己的“新小农”经济道路。政府引导成功后,需要退出前台,在幕后做好服务,在农产品标准、法律、政策、技术、宣传引导上做好服务合作。
其次,涉农企业,是新小农产业的主要发展平台。企业需要在产品定位、销售、推广以及新小农产品文化元素等进行提升发展。同时,企业也要负责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种养殖,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保证产品品质达到市场需求。
最后,从业人员,也就是农户、合作社。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按照标准模式,种好养好有自己特色的农副产品,并根据产业的不断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丰富农产品种类,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资源优势。
困难和解决途径
慢节拍新小农经济与政府高速发展理念不合拍。新小农经济模式或许与当前政府政策不符合。需要政府改变原有对高大上的农业发展模式的追求,摒弃以所谓“看点”、规模化,在农业结构中增加以新小农经济小型化、多样化的多经济增长点的结构模式。
初始阶段推广难度大。新的小农经济群众接受程度比较低,特别是在最开始的推广阶段,农民对传统原始的农业生产作业模式,尤其放弃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模式,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等,从业人员接受程度很低。新的小农经济时代所进行的种养殖与普通的种养殖模式发展不一样,新的小农经济在种养殖方面需要更长的时间更精心的呵护,并且产量不高,通常情况下一块长时间经过农药化肥污染的土地重新进行恢复需3-5年的时间,推广难度很大,新小农经济时代走出第一步比较艰难。
解决困难的方法。首先,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改变原有的农业发展思维。将遍布全域内的小型农业发展当作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新的发展模式下做出新的成绩。其次,需要政府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来满足在小农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和相应的政策、技术,特别是在支农惠农政策方面需要更多的倾斜,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有更足的经济和政策底气来发展和恢复好现在的土地,以便在可期盼的未来让土地真正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和作用。
前景分析
山区农业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新小农经济是山区农业为数不多的可选路径之一,是山区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下被迫选择的农业发展路径。在目前为数不多的可选择发展路径当中,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山区生态环境好的资源优势是最佳的选择路径。这样的发展路径也是契合当前我国对农村发展的大环境所提出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将我国农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是要选择当地适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个“变”字,那么山区农业选择新的小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转身。
改善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必选道路。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变,原有的农作物种养殖方式极大破坏生态环境,土地板结、土地荒漠化,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让土地重金属、农药严重超标。生态环境被破坏,也让农村提供不出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农产品需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新小农经济通过3—5年的农村生态环境恢复、原生态的种养殖方式让更加优质的绿色农产品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引领了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这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的饮食健康意识改变和提升。同时,在提高种养殖地区农民的收入过程中,也改变农民对原有的种养殖方式的不良习惯,新的小农经济时代的种养殖环境必定造就出新的农村整体的种养殖模式,让农村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农村的味道,让农村恢复到蕴含浓浓乡愁的面貌。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新的小农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投入到种养殖事业当中,对人力自然资源的需求会让更多有能力、有见识、高素质的人才回归农村。人才回归稳定了农村的社会,让农村的社会、家庭更加趋于合理,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让村民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让农村的社会结构更加和谐、稳定。
奠定农旅结合基础。新的小农经济时代奠定了乡村农旅深度结合的基础。只有旅游资源,没有农业与农产品为平台的农村旅游是不完整的农旅模式。要充分发挥丰富的旅游资源就必须奠定好扎实的、有深厚底蕴的农业以及农产品服务和产品供给平台。要让农村有看的、有玩儿的、有吃的、有住的、有惦念的、有可体味的东西存在。同时还要避免千篇一律,让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提供给不同的消费人群。
新小农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新的小农经济时代是实现农民富足,实现农村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的农村与农业发展,破坏式发展居多,代价高昂。跟风似发展,高度依赖农药、化肥为发展模式的农业让农村土地资源造成最大浪费。新的小农经济通过丰富农村农民的农业增收模式,以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式,立足长远,为山区农村将来的农业发展走出了最初的一公里路,发展深远而长久。
四川省平武县委党校 代玉龙